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研动态
商务厅副厅长王蔚荩为第38期“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研讨班授课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8日 部门/单位:培训部 文:谢艳兵、罗媛媛 签发人:曾琦

 

6月27日上午,省商务厅副厅长王蔚荩为第38期“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研讨班作了题为“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的投资环境”的专题授课。

 

 

王蔚荩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外商投资领域面临的挑战: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劳动力、土地资源、物流等综合成本上升,使我国的要素红利正在逐步削减。国际经济深刻变革,欧美发达国家通过资本回流实现“再平衡”与“再工业化”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产业链的日臻成熟的双重挤压,我国原有的引资优势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就四川而言,由于上述因素导致的产业转移的新动态给我省的引资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王蔚荩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商投资的总体部署。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1部法律即《外商投资法》、7部中央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释以及300余部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与此同时,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利企便民的改革举措,使我国营商环境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评价中排名大幅跃升。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经贸形势新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王蔚荩长期研究的领域。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及其制度创新,她深谙其理,娓娓道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本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即聚焦商事制度、贸易监管、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基本要求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力争更多可在全国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根本原则是根据自身定位,积极开展差别化探索,坚持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五个方面制度创新,先后将171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带动全国范围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四川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挂牌以来,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也取得了诸多制度创新成果,主要包括:公证“最多跑一次”、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等。

作为长期从事商务工作的资深领导,王蔚荩还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开出了“药方”,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二是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坚持市场准入的公平公正。三是扎实推进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开放,协同提升全省开放平台发展水平。四是从提升供应链效率的角度增添举措,增加产业承接的竞争力。

四川省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国际化是短板,也是目标。王蔚荩的讲座帮助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科学遵循!